第一章
您对《圣经》有何看法?
《圣经》真的是上帝所默示的话语吗?它是否被正确无误地保存了几千年以作为宇宙创造者的独特揭示呢?还是它只是人类创造的一套神话和寓言?《圣经》中是否包括了正确的书卷,或是遗漏了重要的文献,以致改变了我们对上帝、耶稣基督和基督教的看法?我们可以相信经书吗?《圣经》在今天是否重有著生死攸关和现实的意义呢?
发现《圣经》的真理,可能会是您有生以来最重要、最刺激的经历之一。尽管批评者抨击《圣经》,传教士也忽视或轻描淡写《圣经》的许多教导,但《圣经》包含了我们现代世界几乎完全缺失的知识层面。《圣经》揭示生命的真正目的。《圣经》的预言不仅预告了古代国家的兴衰,还解释了今天头条新闻中世界事件的真正意义,以及这些事件的发展方向。尽管有数百万人受到了蒙蔽,《圣经》远不止是一本虔诚的灵修书,或是为烦恼和丧亲者提供安慰的熏香!
今天,很多受过教育的人都假定科学和现代学术已经彻底否定了《圣经》。这种假设之所以盛行,是因为许多人对《圣经》所知甚少。现今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继续证实经书的历史正确性之发现。反而,人被鼓励相信所有的宗教都是同样可信,或同样不切实际,却从未比较过这些宗教的原始资料。因此,数百万人不知道《圣经》是如何独一无二,以及有甚么令人惊奇的特点,将它与所有其他宗教书籍区分开来。
在您接受《圣经》“就像其他书籍一样”这个观念之前,您需要自己检视证据。这些证据会让您大开眼界,而且信息非常丰富,可能会改变您的生命!您需要了解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人怀疑《圣经》的可信性,以及《圣经》的真理对您的未来有什么意义。
态度的改变
几千年来,犹太人和基督徒都相信《圣经》是全能的上帝所默示的话语,并为此而牺牲。古往今来,对立者和持怀疑态度的人一直在挑战、攻击和嘲笑《圣经》。教皇和异教的罗马帝王试图毁掉经书,甚至篡改其字句。然而,在这些动荡的世纪中,《圣经》被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其讯息也以非凡的方式传播开去!
《圣经》无疑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书。它被翻译成的语言比其他文学作品都多。在今天活着的人中,有超过20亿至少在名义上接受它的教义。即使如此,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圣经》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何其深远的影响。数百万人不明白《圣经》的律法和教导,千百年来为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价值和法律制度提供了基础。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他那个世纪最聪明的人之一,他说:“《圣经》的真实性比任何庸俗的历史都更确切”。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谈到《圣经》时说:“这本书说明了英格兰至高无上的地位”。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说:“先生,那本书是我们共和国屹立不倒的磐石”。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评论说:“没有上帝和《圣经》是不可能治理世界的”。法国的拿破仑观察到:“《圣经》不只是一书本,而是有生命的造物,具有征服所有反对它的人的力量”(《海莱〈圣经〉手册》[Halley's Bible Handbook],第18-19页)。
但自这些言论发表以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圣经》。可是,在以《圣经》原则为基础的西方国家,对《圣经》的尊重却急剧下降。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圣经》只是另一本书而已,它的教导陈旧、过时、与我们现代生活无关。许多人极度怀疑经书是上帝所默示的。住在这些曾经派遣手持《圣经》的传教士到世界各地传播福音,和学会修读《圣经》的国家的数百万人,甚至不能说出《圣经》中书卷的名称,或者解释《圣经》里基本的教义。近数十年来所做的调查显示,甚至许多自称基督徒的人对《圣经》的真正了解也很少。美国的硬币宣称:“我们信靠上帝”。然而,最近的立法和司法判决使在美国公共建筑物内展示十诫或让学生在学校祈祷成为非法行为!
是什么让那些曾经对经书深信不疑的国家对《圣经》的态度产生如此深切的转变?为何现在数以百万人怀疑《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为何数十亿人在其他地方寻找在《圣经》中清楚找到的答案?为何人们没有认识到《圣经》中的预言清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甚至是特定国家的未来?为何现代人选择忽略这本揭示未来重要细节、解释和平之道和人类存在最终目的的书?为何今天如此重要的资讯对这么多人来说仍然是隐藏着的呢?
这些重要问题的答案读起来就像一本充满危险、阴谋和冒险的小说。您会对关于《圣经》的信息感到惊讶,这些信息很容易获得,但在很大程度上不获赏识或被忽视。您会惊讶地发现追求权力的宗教领袖如何扭曲经书,以支持错误和反《圣经》的教义。
您对经书了解得越多,就越会发现您可以相信《圣经》,因为《圣经》是由一位活在今日的真上帝所默示和保存的!《圣经》是坚立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于神话和虚构上的。这本小册子所提出的凭证将阐明这一点。
对经书的挑战
今天有许多人认为要相信《圣经》,就必须对科学和历史的事实不加理会,只需“盲目相信”。有些信徒喜欢这句老话:“上帝说的。我相信。这就解决了”——但这种说法与主宰我们这个时代的怀疑主义并不相符。其他人则想忽视经书清楚说明的内容,而想出一些方法来“协调”《圣经》与现代人的喜好。许多神学家教导说,《圣经》只有在谈到广泛的灵性原则时才具有权威性,并建议《圣经》中的科学或历史细节只是人类作者不可信赖的补充。
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斯的罗马天主教主教于2005年10月发表的一份文件中,反映出这种希望《圣经》能适应现代世界的愿望。在《经书的恩赐》(The Gift of Scripture)中,一众主教警告说,虽然他们认为《圣经》中关于救恩的经文是真确的,但“我们不应期望《圣经》在其他事宜完全准确......我们不应期望在经书中找到完全的科学准确性或完全的历史准确性”。尽管如此,主教们仍表示尊重经书,告诉他们的信徒:“我们重新发现《圣经》是珍贵的宝藏,既古老又常新”。这些心怀二意的说法反映了今日许多神学家的心态,他们声称尊重《圣经》却否定其权威。当宗教领袖敦促人相信一本在许多议题上都不可信的书时,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的教会出席率大幅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圣经》浅白的教义与今日许多宗教领袖所宣扬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徒保罗并不鼓励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只相信”耶稣,仅仅“凭信心”接受《圣经》和基督教的教导。相反地,他告诉他的听众:“凡事要察验:美善的事要持守”(〈帖撒罗尼迦前书〉5:21)。保罗促请人查考事实,相信他们可以证明为真实的事!他的告诫反映了〈旧约〉经文,在这些经文中,上帝挑战古代以色列人“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拉基书〉3:8-10)。上帝敦促以色列人试验他的应许,并应许会祝福他们,以证明他是真实的,他的诺言是确实的!保罗知道真正的宗教信仰涉及证据、保证和确定性,而不是“盲目相信”。他写道:“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希伯来书〉11:1)。根据《圣经》,信心应该建立在确凿的证据上,而不仅仅是心中温暖、模糊、情绪化的感觉。您绝不应该罔顾事实而相信某些事情,这包括相信《圣经》的真实性和权威!
使徒彼得强调经书和基督徒信息的可信性,他写道:“我们从前把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来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一些捏造出来的无稽传说,我们是曾经亲眼见过他的威荣的人”(〈彼得后书〉1:16)。彼得也叮嘱他的读者要“要……记得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因为“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质疑和嘲笑经文,“说:‘他要来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彼得后书〉3:1-9)。彼得挑战普遍对经书的错误观念;他没有试图淡化基本的经文教导。
《圣经》清楚揭示使徒作者是经书和基督教信仰教义的倡导者!他们知道他们传的是真理!他们的做法遵循了他们的导师耶稣基督的榜样。〈新约〉显示基督传道的方式令他的听众感到惊讶。“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对他的教导都感到惊奇,因为他教导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马太福音〉7:28-29)。
经书的内容可以历史事实和现代科学与考古学的发现来验证。更重要的是,《圣经》提供了人生重大问题的答案。《圣经》中数百个详尽的预言不仅准确地揭示了世界事件的未来进程,而且使《圣经》有别于所有其他宗教书籍!《圣经》所提供的知识层面简直是任何其他渠道都所无法提供的。
有了这么多的证据,我们今天面对的真正问题只是我们可否相信《圣经》。当您阅读这本小册子时,您会发现答案是:“是的,我们可以!”
第二章
预言:《圣经》独特的层面
许多人假设所有的宗教都同样可信,信教的人都崇拜同一个神,而且各种宗教的圣书都有同等的价值。然而,事实却大相迳庭!学者自信地声称,没有人能有把握地预测未来——并且只有傻瓜才会尝试!可是,这些说法忽略或忽视了《圣经》预言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而这正是《圣经》与以往任何曾经撰写过书籍的不同之处。
《圣经》中的上帝声称他能预测未来,并将之实现!《圣经》中有数百个预言已经成真,并得到历史的证实。《圣经》中也包含数十个今天正在实现的预言!《圣经》预言解释今日头条新闻中全球事件的真正意义。《圣经》预言也揭示了现代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人类——的未来!无论是宗教性或世俗性的书籍,都无法做到如此精确和详尽!预言显然是《圣经》最显著的特色!
请注意著名的旧约学者艾基新博士(Dr. Gleason Archer)所说的这句令人惊讶的话:“《圣经》有别于世上任何其他书籍。这是唯一一本以独一真神的书面揭示自居的书籍,旨在拯救人类,并通过许多无懈可击的证据证明其神圣权威。其他宗教文献,例如回教的《古兰经》,也许声称是真主的话语,但却没有像《圣经》一样拥有自我认证的证明(例如预言应验的现象)”(艾基新,《旧约概论》[A 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1996年,第9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
另一个权威资料来源指出:“《圣经》是上帝默示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就是其预见性预言。与其他任何书籍不同的是,《圣经》提供了许多具体的预言,有些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记载下来了,这些预言确实已经实现,或者指向未来实现的某个特定时间”(盖司勒[Geisler],《贝克基督教护教学百科全书》[Baker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 Apologetics],1998年,第609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旧约〉教授米尔顿・费雪(Milton Fisher)认识到“以色列的先知主义与周遭文化中表面相似的现象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以色列先知的讯息类型与著作都是无与伦比的”(康福特[Comfort]主编,《〈圣经〉的来源》[The Origin of the Bible],2003年,第105-106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另一位学者指出,“《圣经》……是这五千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著作……。这是唯一一本由人或一群人制作的书籍,而当中含有大量关于个别国家、以色列、地球上所有的民族、某些城市,以及弥赛亚来临的预言。古代世界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称为占卜,但在希腊和拉丁文学的全部范畴中……我们找不到任何真正具体的预言,谈及在遥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找不到任何预言谈及人类将要兴起一位救世主”(史密斯[Smith],《无与伦比的书》[The Incomparable Book],2015年,第5-6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这些绝对是非凡的声明,清楚承认《圣经》预言的独特性!
对预言的挑战
能够精确而持续地预测未来根本不是人类的特质。就连最优秀的战略策划专家也承认,要给未来将会发生的事作详细的预言——尤其是地缘政治事件——不论任何详细的程度,要作短期的预测已经是很困难,长期的预测实际上更是不可能。然而,《圣经》屡次以惊人的精确度和显著的细节,预言了显赫人物、国家和帝国的兴衰!《圣经》学者已经确定,《圣经》里超过四分之一的篇幅——约27%——是专用作预言的;而《圣经》里有超过1,800个预言,当中有许多是非常具体的。数百个具体的预言是在它们确切实现的几个世纪之前就已经记载下来的;它们确凿证实了全能的上帝是存活的,并他掌控着未来的事情!
当《圣经》中的上帝挑战惯持怀疑态度的人预测未来并使其实现时,经书就明确说明了这一点!透过先知以赛亚的笔,上帝发出雷霆,“你们要指明未来的事,使我们知道你们是神明……看哪,你们属乎虚无,你们的作为也属虚空;那选择你们的是可憎恶的”(〈以赛亚书〉41:23-24)。又说,“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我是上帝,并无别的;我是上帝,没有能与我相比的。我从起初就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便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以赛亚书〉46:9-10)。这些经文大胆地指出,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并以《圣经》中的上帝所声称他能(包括过去及未来)实现的程度,使预测实现!
这种精确预言未来的独特能力,将《圣经》与其他任何的著作区分开来。《圣经》学者认识到:“其他的典籍如《古兰经》,《摩门经》,和﹝印度教﹞《吠陀》的某些部分,都声称受到神圣的启示。但是,这些典籍里都没有包含预见性的预言。因此,得到实现的预言强有力地显示《圣经》独一无二的神圣权威”(盖司勒与尼克[Nix]主编,《圣经综览》[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1986年,第196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圣经》里的预言与人类试图预测未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项对25名顶级通灵者的研究发现,他们所作的预测当中,有92%是完全错误的,而偶然性或对环境的一般了解可以解释其余8%的准确率(盖司勒,1998年,第615页)。16世纪法国一位名叫诺查丹玛斯(米歇尔・德・诺特雷达姆)的通灵者,他这个涉猎占星术、炼金术和其他密宗仪式,任何熟识其所谓预言的人都知道,他那含糊不清的经节根本不能和《圣经》的预言相提并论。在准确一致应验之前几个世纪给出的预言,是证明《圣经》是上帝默示的一些最令人惊叹的证据!
数以百计关于耶稣基督的预言!
《圣经》中一些最显著的预言应验例子,是那些在耶稣基督诞生几百年前就准确预言了他的生、死和复活的具体细节的预言!在他出生前几个世纪写下的200多个预言,预言了他一生中的特定事件,并一字不差地应验了。在伯利恒(〈弥迦书〉5:2;〈马太福音〉2:3-8),他将由童贞女出生,名叫以马内利(〈以赛亚书〉7:14;〈马太福音〉1:23)。将是大卫的后裔(〈马太福音〉1:1;22:42-45)。他将寄居在埃及(〈何西阿书〉11:1;〈马太福音〉2:13-15)。他的出生将引发一场对儿童的屠杀(〈耶利米书〉31:15;〈马太福音〉2:16-18)。他会住在加利利(〈以赛亚书〉9:1-2;〈马太福音〉2:19-23)。他会骑驴进入耶路撒冷(〈撒迦利亚书〉9:9;〈马太福音〉21:1-5)。他会与犯罪的人同死,埋葬在财主的坟墓中(〈以赛亚书〉53:9,12)。他会在三天后复活(〈马太福音〉12:40;〈约拿书〉1:17)。
几个世纪前记录在希伯来经书中的数百个特定预言的显著应验,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耶稣就是《圣经》中预言的弥赛亚和上帝的儿子。应该注意的是,“伊斯兰教不能指出任何发表在穆罕默德出生前数百年,关于他到来的预言。任何异教的创始人也不能……正确地识别任何专门预言其出现的古代文本”(史密斯,2015年,第6页)。有些穆斯林学者引用〈旧约〉的经文,例如〈申命记〉18:15-18,说这些经文预言了穆罕默德,但实际上是耶稣基督在穆罕默德诞生前600多年实现了这些预言(参阅〈马太福音〉21:11;〈路加福音〉1:76;24:19;〈使徒行传〉3:18-22)!《圣经》关于耶稣基督的预言,在所有的宗教著作当中是独一无二的。
城邑和国王
《圣经》中有超过1,500个预言,详细预言了显赫城邑、国王和王国的未来。关于腓尼基古城推罗经已应验的预言,为《圣经》预言的力量和准确性提供了发人深省的证明。以西结记录他的预言时(约公元前585年),推罗是古代世界的大城市之一。它位于一个岛屿上,处于控制地中海商业的海上贸易网的中心。推罗是一个富裕的商品集散地,四周围绕著150英呎高的城墙,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圣经》记载,当尼布甲尼撒和他的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时,推罗的民众欢欣鼓舞。他们期望可以进入穿过耶路撒冷的宝贵内陆贸易通道。作为回应,上帝对推罗未来的毁灭发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预言。以西结写道,“……‘因推罗向耶路撒冷说:“啊哈!那众民之门已经破坏……”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看哪,我与你为敌,使许多国家涌上攻击你,如同海洋使波浪涌上一样。他们要破坏推罗的城墙,拆毁它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它的尘土,使它成为光滑的磐石。推罗必成为海中的晒网场……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你不得再被建造,因为我——耶和华已这样说了。这是主耶和华说的’”(〈以西结书〉26:2-14)。
要了解以西结预言的力量和规模,试想像有人试图预测未来2,500年纽约或伦敦会发生什么事!然而历史记录了以西结的预言是如何应验的。在公元前585年,尼布甲尼撒开始对推罗进行了13年的围攻。当时众多国家会像波浪一样袭击推罗,而尼布甲尼撒的国家是其中的第一个。大约在公元前530年,波斯人取得推罗的控制权。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摧毁了推罗城的大陆部分,并将瓦砾丢入海中,以建造一条堤道,用来攻打岛城。当亚历山大征服推罗岛要塞时,他推倒了城墙,将这座城市夷为废墟。正如研究腓尼基人的专家格伦・马科(Glenn Markoe)写道:“亚历山大的征服……标志著推罗和腓尼基末日的开始……推罗很快就在商业上复苏……但永远不会完全回复到它之前所享有的荣耀”(马科,《腓尼基人》[Phoenicians],2000年,第61页)。希腊人和罗马人后来统治了这座城市的剩余部分。公元前638年,穆斯林军队占领推罗城。十字军于1124年夺回该城,并将其作为军事行动的中转站。1291年,穆斯林军重新占领推罗城,并将其夷为废墟,“之后她再也没有恢复任何重要性”(朗曼[Longman]与加兰[Garland]主编,《释经家〈圣经〉注释》[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2012年,第870页)。今天,在曾经引以为傲的推罗城遗迹附近,有一个小渔村,但这座城市古代的权威与辉煌,以及广泛的贸易网络,都已不复存在。这座古代世界最富有城邑之一的遗址,正如《圣经》所预言,已成为“晒网场”。
《圣经》中预言推罗附近的其他城邑也会有血腥的历史,但却有不同的未来。西顿是一座崇拜偶像的腓尼基城市,位于推罗以北约20英哩处,以艺术金属制品和精美布料而闻名。《圣经》预言揭示,西顿将有一段血腥的历史,并遭受瘟疫之苦,但会“知道我是耶和华”(〈以西结书〉28:21-23)。上帝并没有预言西顿会完全毁灭或被遗忘。据历史记载,亚述人曾于公元前678年毁灭西顿,但该城仍得以重建,并在遭受毁灭性的瘟疫后臣服于尼布甲尼撒。波斯人于公元前351年左右烧毁了这座城市。叙利亚和埃及争夺西顿,西顿成为罗马统治下的自由城市。《圣经》指出耶稣可能到过西顿(〈马太福音〉15:21),而且西顿人听过耶稣传福音(〈马可福音〉3:7-8)。使徒保罗也曾造访西顿(〈使徒行传〉27:3)。今天,现代的西顿以花园和橘子园闻名。《圣经》预言为推罗的姊妹城西顿勾勒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而且正如经书所预言的,这一切都实现了!
公元前700年左右,先知以赛亚记录了几个关于巴比伦帝国的衰落和巴比伦城被毁的具体预言(参阅〈以赛亚书〉13;14)。在以赛亚预言的时候,巴比伦处于亚述人的统治之下,在接下来的一百年内不会成为一个强国。然而,以赛亚预料到巴比伦将会在尼布甲尼撒的统治下,以其巴比伦空中花园、华丽的宫殿、奢华的生活、庞大的城墙和军事征服而实现未来的辉煌。以赛亚还提前几百年预见了玛代人对巴比伦的毁灭,以及这座城市的荒凉结局!以赛亚的预言说道:“有关巴比伦的默示……我必激起玛代人攻击他们……巴比伦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夸耀的华美,必像上帝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国中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阿拉伯人不在那里支搭帐棚……旷野的走兽躺卧在那里……它的日子必不长久”(〈以赛亚书〉13:122)。历史记载这些预言都应验了:“﹝公元前﹞539年,巴比伦落入玛代人和波斯人之手……。这座城市于478年被薛西斯摧毁,并最终在公元前4世纪被遗弃”(亚历山大[Alexander]与亚历山大[Alexander]主编,埃德曼斯〈圣经〉手册》[Eerdmans’ Handbook to the Bible],1973年,《第382页)。
被拣选的一族
《圣经》中一些最精彩和出人意表的预言是关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上帝选择使用他们来实现特殊的目的(〈出埃及记〉19:1-6)。上帝应许亚伯兰(亚伯拉罕),作为顺服的回报,他的后裔将变得伟大,并成为世界的祝福(〈创世记〉12:1-3)。后来的预言指出,雅各的后裔透过玛拿西和以法莲最终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以及强大的“许多﹝集团、联邦政府﹞国家”,他们与雅各的其他后裔一起,在《圣经》预言中被称为以色列人(〈创世记〉48:14-22)。在《圣经》中,以色列和以色列人两个词一般适用于雅各十二个儿子的后裔。犹太人是犹大的后裔,而犹大只是雅各的其中一个儿子。在更特定的意义上,以色列适用于组成以色列国(首都在撒玛利亚)的十个支派的后裔,当所罗门王国分裂时,以色列国脱离了犹大国(首都在耶路撒冷)(参阅〈列王记上〉第12章)。犹太人与其他以色列民族在《圣经》上的区别是理解《圣经》预言的重要关键。
〈创世记〉第49章包含了一系列惊人的预言,预言以色列人——雅各十二个儿子的后裔——“日后”将如何被识认。吕便将变得强大并有气势,但缺乏国家的稳定性;想想这个描述如何形容法国。犹大(犹太人)将提供弥赛亚,并保留对上帝律法的知识。西布伦将居住在海边,成为一个商业民族;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现代的荷兰。但从中东的基地迁移到其他地方,会留下自己的印记;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丹麦和爱尔兰。约瑟(以法莲和玛拿西)将成为一个开拓殖民地的民族,居住在地球上精选的地方——并且“与兄弟有分别”——这个描述非常适合用来形容前英联邦国家和美国(参阅〈创世记〉49:22-26)。这些非凡的预言不只应验在犹太人身上,世人所谓的“以色列”,也应验在以色列“全家”中的其他十一个民族身上。这些预言揭示了雅各十二个儿子的现代后裔——以色列子孙⸺的身份和所在地的关键。如需更详细的讨论,请索取我们的免费小册子《预言中的美国和大不列颠》。
了解以色列民族的真正身份不仅是了解《圣经》预言的关键;这种知识对上帝的教会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教会必须完成耶稣所赋予的使命。耶稣委托他的门徒“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宣讲即将到来的上帝的国度,并警告以色列人,他们将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在末日面临可怕的试炼(参阅〈耶利米书〉30:7-24)。耶稣的门徒很认真地执行这项使命。在他们的时代,以色列的支派并没有“迷失”。使徒雅各在他的书信中写道:“散居在各处的十二个支派的人”(〈雅各书〉1:1)。约瑟夫(Josephus)透露,在使徒的时代,“有十个支派在幼发拉底河另一边……人数极多”(《犹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第十一卷,第5章,第2节)。这解释了为何几位使徒,包括彼得和安得烈,都朝著那个方向去。
历史资料也显示彼得、保罗等人曾前往西欧和不列颠传福音。这些主要使徒到西方去的明确含意是,以色列人就在那里!如果考察古爱尔兰的历史,就会注意到哪个以色列部落的名字出现在记录中。当您研究〈创世记〉第49章中有关雅各后裔的特征和未来历史的预言时,您会注意到他们与目前居住在欧洲西北部或从欧洲西北部移居的民族之间的关联!当您了解现代以色列国家的身份时,您就可以开始从《圣经》预言中了解这些国家以及《圣经》预言中提到的其他国家的未来!
各国的未来
《圣经》里的预言不仅关乎远古历史。〈但以理书〉包含详细而全面的预言,提供了从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时代到末日耶稣基督再来的历史轮廓。现代的批评者为了抹煞〈但以理书〉中的预言和超自然元素,复兴了三世纪来自推罗的异教哲学家波斐利(Porphyrius)所提出的观点。波斐利(又称为Porphyry)声称〈但以理书〉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在书中记载的事件已经发生之后才写成的伪作!然而,这个理论与事实不符。〈但以理书〉提供了可作核实的确切——期、地点和名字。先知以西结与但以理是同时代的人,并且非常尊敬地提到他(〈以西结书〉14:20)。〈但以理书〉被广泛认为是受默示的,并在公元前二世纪被收录在《希伯来圣经》中。耶稣承认但以理是这本书的作者(〈马太福音〉24:15)。一个被受尊敬的消息来源指出:“〈新约〉预言中提到〈但以理书〉的次数比提及〈旧约〉中任何其他书卷都多。而且,它比《圣经》中任何其他书卷都包含更多已应验的预言”(参阅盖柏林[Gaebelein]主编,《释经家〈圣经〉注释》[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1981年,第7卷,第3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
但以理记录了一个关于巨大之像的梦(〈但以理书〉2)。像的四个部分——头、胸膛、腹部和腰、腿和脚——描绘了将来会出现并且主宰地中海世界的四个帝国。《圣经》学者现在认定这些帝国为:巴比伦帝国、玛代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下的希腊马其顿帝国,以及罗马帝国。但以理也揭示,耶稣基督在这个世代结束时,再来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之际,会打击罗马帝国最后的残余——脚和脚趾(铁和泥做的)(〈但以理书〉2:41-45)。但以理将这四个帝国形容为四只兽,并给每只兽作了详细的讲述。第三个帝国(亚历山大统治下的希腊马其顿帝国)被描绘成有四个头(〈但以理书〉7:6)。历史记载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分裂成四个部分,这约在但以理记载预言的300年后发生。但以理将第四兽(罗马帝国)描述为有十只角,代表“从这国中兴起的十个王”(〈但以理书〉7:7,24)。历史记录了几个世纪以来为延续或复兴罗马帝国的许多尝试。这些尝试都发生在欧洲,包括查理曼大帝、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拿破仑和墨索里尼时期的复兴。根据《圣经》预言,最终的复兴将会由一个称为“兽”的人带领,他会得到一个称作“假先知”的宗教领袖支持(参阅〈启示录〉13;17)。有关这些末世预言发展的更多信息,请索取我们的免费小册子《〈启示录〉里的兽神话》。
但以理也提到一个“小角”,将不会承认前三次延续罗马帝国的尝试,但会密切参与罗马帝国后来各种形式的复兴。预言这个人物会说话“抵挡至高者,折磨至高者的众圣者,又改变节期和律法”(〈但以理书〉7:8,20,24-25)。这个“小角”预示那些自称是“基督的代治者”(意指“代替基督”)的宗教领袖,他们透过宗教裁判所谋杀信奉《圣经》的基督徒,并以异教的节日取代《圣经》所吩咐的圣日。其他预言指出这个“小角”是一个显著的宗教人物,其后世的同事将在导致耶稣基督再来的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帖撒罗尼迦后书〉2;〈启示录〉13;17)。
但以理像的十只脚趾(〈但以理书〉2:40-43)相当于十个国王,他们将把权力和权威交给“兽”,“兽”是一个势力强大且具欺骗性的政治领袖,他将在耶稣基督于世代的终结再临之前出现在欧洲的舞台上(〈启示录〉17:1-13)。这位政治领袖将得到一位强大的宗教领袖的支持,并受到其影响,这就是“小角”的最后显现。就像他的前辈一样,这位“小角”将在世界政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启示录〉13;17)。根据历史记录,罗马天主教教皇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加冕,教皇和主教长久以来一直影响著欧洲的政治。但以理像中十只脚趾的铁和泥预言争吵不休的欧洲国家,试图透过向中央政府交出主权来组成一个联盟(类似欧盟在布鲁塞尔所做的事)。目前,以旧罗马帝国为蓝本建立一个统一欧洲的尝试,已经得到多位教皇和罗马教会的支持。〈但以理书〉和《圣经》的其他书卷指出,这些非凡预言的最终实现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
讽刺的是,当这些古老而详尽的预言在今天得以实现时,罗马教会的领袖却坚持〈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中所使用的象征语言“不能按字面解读。我们不应该期望在这本书﹝〈启示录〉﹞中发现有关世界末日的细节”(〈天主教会不再信奉《圣经》的真理〉《泰晤士报》,2005年10月5日,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然而这正是这些预言书所声称要揭示的!今天,对于真正想了解世界事件走向的人的挑战是:您相信谁,神学家还是《圣经》?这就是为何要判断《圣经》是否真正是上帝话语的原因——是事实还是虚构!
世界的终结
可悲的是,现代的怀疑论者,甚至许多自称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都不相信世代终结的想法,认为那纯粹是幻想和疯狂的世界末日言论。然而《圣经》对历史有一个直线的看法,描绘出所有事件都会走向高潮。〈但以理书〉中的预言就是这样,其高潮是耶稣基督的再来,在地上建立上帝的国度。耶稣畅所欲言,详细讲述了标志世代终结的特定事件。当耶稣的门徒问他:“你来临和世代的终结有什么预兆呢?”他没有像今天的许多神学家那样拐弯抹角,也没有试图回避回答这个问题(〈马太福音〉24:3)。他告诉门徒要警醒,他们会看到宗教混乱和欺骗现象普遍存在,暴力、战争、种族冲突、饥荒、疾病流行和全球规模的自然灾害的报导也越来越频繁(〈马太福音〉24:4-7)。
这些正是现今占据我们新闻头条的报导!而耶稣说这只是“灾难的起头”(〈马太福音〉24:8)。基督继续揭示,基督徒将受到全球性的迫害,但是上帝国度来临的真福音仍将“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终结才来到”(〈马太福音〉24:14)。耶稣说,导致这个时代高潮的所有这些事件,都将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生命的存在受到威胁的历史时刻。请注意耶稣的描述“若不﹝因耶稣再来﹞减少那些日子,凡血肉之躯的,就没有一个能得救;可是为了选民,那些日子将减少”(〈马太福音〉24:22)。耶稣告诫门徒要警醒——保持警惕——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文明何时进入最后的时刻(〈马太福音〉24:36-44;25:1-13;〈马可福音〉13:32-37;〈路加福音〉21:34–38)。
在1950年代,世界各國領導人首次意識到,隨著核武的發展,人類已經擁有了毀滅地球表面所有生命的能力。這直到20世紀下半葉才成為可能!從1950年到今天,我們看到艾滋病在全球蔓延、抗藥性結核病捲土重來、以及禽流感和其他傳染病的國際大流行威脅,這只是巧合嗎?今天我們關注全球暖化的威脅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這只是巧合嗎?這一切都發生在國際恐怖主義恐慌日益加劇、中東衝突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而這些都是經書很早以前就預言到的,這只是巧合嗎?這全都是巧合,還是我們看到《聖經》中詳細描述末世的古老預言正在逐漸實現?這些準確得令人驚訝的預言使《聖經》有別於地球上的任何其他書籍,也證明《聖經》是“上帝用指頭”所寫的。
第三章
《圣经》是上帝默示的吗?
《圣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明确地声称是全能上帝默示的话语。我们可以从使徒保罗的话中看到这一点,他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希伯来人,他写道:“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使徒彼得写道,经书的内容“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而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彼得后书〉1:21)。对早期教会领袖来说,“默示并不是一种压倒作者意识的狂喜,而是一种高度的启发及对上帝揭示的冷静认识……延伸到经书的每一个字”(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38页)。经文指出,早期教会也承认,上帝默示《圣经》作者运用他们自己的心思和风格,写出上帝希望他们写的内容。
《圣经》以上帝与摩西共事的方式来描述神圣默示的过程:“上帝吩咐这一切的话……摩西将耶和华一切的命令都写下来……当摩西把这律法的话写完在书上……摩西吩咐……利未人……‘把这律法书拿来,放在……约柜旁’”(〈出埃及记〉20:1;24:4;〈申命记〉31:24-26)。几个世纪后,以斯拉和尼希米向以色列人民宣读“摩西的律法书”,这本书也被称为“上帝的律法书”(〈尼希米记〉8:1,18)。耶稣承认其神圣的默示,他说:“你们没有念过摩西书中……所记载的……上帝对摩西说”(〈马可福音〉12:26)。先知耶利米也记录了类似的经历:“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要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上’”(〈耶利米书〉30:1-2)。“耶和华如此说”这句话在〈旧约〉中使用了350多次,清楚暗示了经书的话语来自上帝。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其他宗教书籍可能声称像《圣经》般受到神圣的启发,但它们缺乏证实《圣经》真实性的具体特征。
《圣经》不仅声称是上帝所默示的,还声称是唯一真上帝揭示的最终真理来源。使徒约翰写道:“你的道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大卫写道:“你的律法是确实的……你一切的命令是确实的……你话语的精髓是真实的”(〈诗篇〉119:142,151,160)。先知以赛亚断言:“当以教诲和律法书为准;人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没有黎明”(〈以赛亚书〉8:20)。以赛亚的意思是,如果陈述和想法与经书不符,我们就能认出那是虚假的。使徒保罗也称经文为“真理的话”(〈提摩太后书〉2:15)。
这些陈述与本丢彼拉多所说的“真理是甚么呢?”的不确定的话形成了鲜明对比。(〈约翰福音〉18:38)。今天,许多怀疑论者和愤世嫉俗者也抱持著与彼拉多相同的疑问。然而,《圣经》大胆的宣称显示,《圣经》的作者清楚相信他们所记录的话是绝对真实的,是由一位智慧且全能的上帝所默示的(参阅〈创世记〉17:1;〈诗篇〉86:10;〈犹大书〉25)。真理是什么?您必须为自己去证实!
《圣经》一再强调“耶和华是真上帝”(〈耶利米书〉10:10;另参阅〈约翰福音〉17:3;〈帖撒罗尼迦前书〉1:9;〈约翰一书〉5:20)。经书记载,当古埃及祭司看到摩西所宣告的奇迹,并看到他们自己的神无能为力时,他们得出结论:“这是上帝的手指”(〈出埃及记〉8:16-19)。但以理记载,巴比伦异教国王尼布甲尼撒在遇到《圣经》中的上帝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你们的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是奥秘的启示者”(〈但以理书〉2:47)。《圣经》记载,使徒保罗因看见雅典“满城都是偶像”而深感痛心,便向迷信的希腊哲学家教导真实上帝的事(〈使徒行传〉17:16-34)。欲了解关于《圣经》中真实上帝的更多信息,请索取我们的免费小册子《真实的神:凭证与应许》。
《圣经》所传达的信息明确不含糊:经书是真实上帝所默示的话语,是真理的终极来源!今天许多人很难相信这一点,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怀疑的时代,甚至所谓的《圣经》学者也怀疑《圣经》是否真的是上帝的话语。然而,《圣经》大胆宣称,它是全能上帝所默示的话语,而且全部是真实,这可以透过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得到验证。任何人只要愿意去看,证据就在那里!
批评者挑战《圣经》
经书大胆断言“上帝的话永远立定”,“主的道永远常存”(〈以赛亚书〉40:8;〈彼得前书〉1:25)。大卫王写道:“他的信实直到万代”(〈诗篇〉100:5)。然而,几世纪以来,敌对者和批评者一直试图削弱、贬低、藐视和毁灭经书,甚至嘲讽《圣经》中的上帝。《圣经》警告说:“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加拉太书〉6:7)。〈旧约〉记载,在亚述入侵犹大期间(约公元前700年),异教亚述王西拿基立在希西家王和耶路撒冷人民面前嘲笑以色列的上帝(〈历代志下〉32:9-19)。不久,“耶和华就差遣一个使者进入亚述王的营中,把所有大能的勇士……尽都灭了。亚述王满面羞愧地回到本国,进了他神明的庙中,他几个亲生的儿子在那里用刀杀了他”(〈历代志下〉32:21)。
历史记录证实,西拿基立并没有征服耶路撒冷,而是被他自己的儿子杀死了。世俗历史并没有解释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不过,《圣经》揭示当怀疑论者和批评者嘲笑真正的上帝时,可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仅次于出走埃及,这是上帝对以色列历史最戏剧性的干预之一,世俗历史的事实也支持《圣经》的记载。顺带一提,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叙述西拿基立也遭受了一次尴尬并带有超自然色彩的挫折,当他的军队入侵埃及时,一群田鼠咬碎了他们的武器,导致他从佩鲁西姆附近的战场逃离,损失惨重(《历史》[The Histories],第2册,第141章)。经书的真理——上帝是轻慢不得的——得到证实。
在使徒时代之后的一个世纪,历史资料证实,克理索(Celsus),一位能言善辩的异教哲学家,写了一篇严厉批评《圣经》和基督教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克理索写道,《圣经》的教导是“荒谬的”,福音的记载是“骗人的”,任何相信单一上帝的人都是“被蒙蔽的”(谢勒[Sheler],《〈圣经〉是真实的吗?》[Is the Bible True?],1999年,第9页)。《圣经》幸存下来,基督教也传遍了世界各地,但今天很少人听过克理索!现代的《圣经》批评者如果重提克理索的观点,应该记得他对经书的攻击,曾遭到一位早期的宗教学者奥利金(Origen)回应,他的八卷本《驳斥克理索》(Against Celsus)逐点反驳,为《圣经》辩白。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试图铲除基督教。他对基督徒发动了可怕的迫害,并下令烧毁所有的《圣经》。然而,在短短几年之内,新皇帝(康斯坦丁)竟下令制作50本《圣经》!在中世纪(约公元500-1500年),受异教哲学影响的学者教导说,经书上所记载的不过是寓言,不应该按字面理解。他们的象征性解经方式假定《圣经》章节里隐藏著更深层的含义,使字面上的意义变得不重要。《圣经》时至今日仍然存在,但这种思维方式今天也存在于许多神学院里。象征性解经方式是削弱《圣经》明确信息的一种非常巧妙方法,因其忽略了《圣经》的实际内容。
18世纪的世俗学者著迷于人类理性的表面力量和科学的新发现。这些批评者将人类的理性视为最终的权威,并对超自然的事物抱有偏见,因此他们开始对《圣经》假想的起源、表面的矛盾和假定的错误提出推测性的理论。然而,这些批评者的假设和猜测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事实上,他们的一些大胆言论现在看来显得极为冒昧和幼稚。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预言基督教将在一个世纪内消失。可是,在他死后50年,日内瓦圣经公会在伏尔泰的家中,用他自己的印刷机制作了大量的《圣经》(CrossExamined.org,《伏尔泰的预言、家和〈圣经〉协会:真相还是神话?进一步验证证据》[Voltaire’s Prediction, Home, and the Bible Society: Truth or Myth? Further Evidence of Verification],2019年8月18日)。历史事实和考古发现清楚地表明,世俗批评者毫无根据的声明和理论都是空谈。
来自考古学的凭证
在过去的200年中,《圣经》批判的兴起催生了许多怀疑经书默示的学者自信的主张。怀疑论者起初声称,由于《圣经》以外没有证据证实《圣经》中提到的各种人物和地点,因此经书的作者一定是编造了这些人物和地点。这种观点在“激进”的神学流派和世俗学术界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新闻界和媒体向社会灌输这些观念,使人更加怀疑《圣经》的可信性。尽管不断有考古发现证实《圣经》的历史准确性,并否定了怀疑者的假设,但这种疑虑和怀疑的态度至今仍然存在!
就在1992年,一些学者还自信地断言:“没有任何文学标准可以让我们相信大卫比约书亚更真实,约书亚比亚伯拉罕更真实,亚伯拉罕比亚当更真实”(戴维斯[Davies],《寻找“古代以色列”》[In Search of ‘Ancient Israel’],1992年,第12页)。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在加利利北部进行挖掘的考古学家发现了公元前9世纪关于“大卫家”的碑文。杰弗瑞・谢勒(Jeffrey Sheler)——一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的获奖记者兼宗教作家——写道:“对大卫的零散提及是历史上的重磅新闻。在此之前,我们从未在《圣经》以外的古代记录中发现……我们熟悉的犹大古代战王的名字”(谢勒,1999年,第60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
数十年来,批评者一直将《圣经》中大卫与歌利亚的记叙视为宗教小说中的虚构故事。然而,最近“考古学家在《圣经》中所说的歌利亚故乡(迦特,参阅〈撒母耳记上〉17:4)挖掘时,发现了一块陶器碎片,上面刻有那个非利士人的名字,他们声称这一发现为《圣经》中大卫与巨人战斗的故事提供了历史根据”(美联社,《科学家发现陶器上刻有“歌利亚”字样》[Scientists find ‘Goliath’ inscribed on pottery],2005年11月10日,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非利士碑文,可追溯到公元前950年,距离《圣经》记载的时间不到70年。
怀疑的学者多年来一直假设“在亚伯拉罕时代并没有赫人,因为除了〈旧约〉之外,没有任何关于他们存在的记录。他们肯定是一个神话”。可是,后来“考古研究……发现了1,200多年的赫文明”(麦道卫[McDowell],《新铁证待判》[The New 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1999年,第11页)。同样地,批评者认为《圣经》中的始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希伯来民间传说中的虚构人物。然而,在叙利亚北部马里宫殿的皇家档案中发现的楔形文字碑,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之初(约为始祖时期),提到了“亚巴兰(亚伯拉罕)、雅各伯和便雅悯人”(盖司勒与布鲁克斯[Brooks],《当怀疑论者问》[When Skeptics Ask],2013年,第201页)。所有这些发现都支持了《圣经》的记载并驳斥了批评者的指控。
对《圣经》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注意到,〈创世记〉中的创世记载与描述世界创造的巴比伦泥板之间有相似之处。这些学者淡化了两者在记载上的重大差异,并认为《圣经》作者只是从其他来源借用材料。可是,在埃勃拉(位于现代叙利亚)发现了超过17,000块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泥板,推翻了批评者的理论。那些埃勃拉文书(比巴比伦创世史诗早约600年)记载了“除《圣经》之外已知最古老的创世记载……那块创世泥板与〈创世纪〉惊人地相似,都讲述了一个生命体创造了天空、月亮、星星和地球。对比表明,《圣经》包含更古老、更少修饰的版本……它们﹝埃勃拉文书﹞摧毁了一神教从假定的早期多神教演变而来的重要信念”(盖司勒,1998年,第208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
还有其他数十项值得注意的发现。麦伦普塔赫石碑记载了埃及法老征服以色列(约公元前1200年)。在尼姆鲁德发现的黑色方尖碑描绘了以色列国王耶户向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三世下拜的场景。耶路撒冷附近的碑文提到“该亚法的儿子约瑟”(耶稣被钉十字架时,该亚法是耶路撒冷的大祭司;参阅〈马太福音〉26:57)。一世纪凯撒利亚的一块石上刻著“犹大长官本丢・彼拉多”(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彼拉多是罗马总督;参阅〈马太福音〉27:2)。这些刻在石板上的证据支持了这样的结论:《圣经》作者所记录的是事实而非虚构(参阅杰弗瑞[Jeffrey],《上帝的签名》[The Signature of God],2010年,第60-63页;谢勒,1999年,第111-112页)。
考古学验证《圣经》历史准确性的方式,是不折不扣的令人瞩目!正如著名的考古学家纳尔逊・格鲁克(Nelson Glueck)所写的:“可以清楚明确指出,从来没有任何考古发现反驳了《圣经》中提及的任何一事。已经有数十项考古发现以清晰的大纲或确切的细节证实了《圣经》中的历史陈述”(格鲁克,《沙漠中的河流》[Rivers in the Desert],1959年,第31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格鲁克的评论呼应了另一位著名考古学家威廉・F・奥尔布赖特(William F. Albright)的话,他说:“毫无疑问,考古学已经证实了〈旧约〉传统的实质历史性……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重要历史学派对《圣经》所表现的过度怀疑……已经逐渐失去信誉”(奥尔布赖特,《考古学和以色列宗教》[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1968年,第169页;奥尔布赖特,《巴勒斯坦考古学与〈圣经〉》[The Archaeology of Palestine and the Bible],1933年,第127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历史和考古的证据驳斥了批评者的观点并支持了经书!
第四章
《圣经》是否准确保存下来?
我们如何得知《圣经》的文本在几个世纪以来有否被准确地保存了下来?要信赖一本由40多位作者,在不同地点历时1,500年撰写的书籍,这符合逻辑吗?我们能证明今天所拥有的文本是可靠的吗?
如果《圣经》的确是全能的上帝所默示的话,他又鼓励我们“查考事实”,那么我们应该期待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圣经》随著时间的推移,得到细心而准确的保存。这些证据确实可以在经书中找到!在犹太人的历史文献、早期教会学者的著作,以及许多现代的资料中也可以找到证据。《圣经》准确传承的证据是显著的、压倒性的,而且确实是无可辩驳的!
〈旧约〉的保存
使徒保罗透露了在哪里可以找到经书保存的证据,他写道,“犹太人有甚么比别人强呢?……上帝的圣言交托他们”(〈罗马书〉3:1-2)。《圣经》学者伯纳德・拉姆(Bernard Ramm)评论说:“相比其他手稿,犹太人保存它﹝旧约﹞的方式是绝无仅有的”(拉姆,《新教基督教证据》[Protestant Chrisitan Evidence],1957年,第230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当上帝向他们的祖先透露他的律法时,赋予了他们一个授命:“我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要谨守遵行﹝上帝的律例﹞……总要把它们传给你的子子孙孙”(〈申命记〉4:1-10)。历史清楚显示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圣经》记载上帝直接将他的律法赐给摩西(约公元前1400年),而且“当摩西把这律法的话写完在书上……摩西吩咐……利未人……把这律法书拿来,放在……约柜旁”(〈申命记〉31:24-26)。这个约柜是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上帝刻的律法石板和摩西的著作(参阅〈申命记〉10:5)。它保存在帐幕中,后来又保存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内。《圣经》显示祭司以斯拉在公元前五世纪向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宣读并解释“摩西的律法书”(〈尼希米记〉8:1-12)。到公元前150年,甚至有来自《圣经》以外的证据表明《摩西五经》(〈旧约〉前五卷)是摩西所写(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56页)。在公元一世纪,耶稣和使徒也引用摩西的书,并将其视为受默示的经书(参阅〈马可福音〉12:19-27;〈约翰福音〉1:17;〈罗马书〉10:5)。因此,《圣经》本身说明了经书如何世世代代保存和被使用。
正典相对于紊乱
《圣经》和历史资料也都证明,〈旧约〉是由被公认为神圣默示的特定书卷所组成。被认定为受默示的书卷名单成为了〈旧约〉的正典,即《希伯来圣经》。在公元一世纪,耶稣(〈路加福音〉24:44)和犹太教师斐洛(Philo)都提到了〈旧约〉正典的三个主要部分: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卷(参阅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60页)。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承认《希伯来圣经》由22卷书组成——文本基本上与形成我们现代〈旧约〉的39卷书相同,不过以不同的方式划分——而且这些书卷“自古以来都公认为正典”(同上,第61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旧约〉的22卷书和〈新约〉的27卷书组成了完整《圣经》的49卷书(49被认为是完成的数字),这表明有神圣的思想在引导这个过程。《圣经》可不是是杂乱无章的书籍集合!
现代学者普遍同意,希伯来经书很早就被认定为是受默示的。根据一个资料来源,“有证据支持这样的理论,即希伯来正典的确立远早于公元一世纪末,很可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并且肯定不晚于公元前150年”(麦道卫,1999年,第26页)。另一份资料称:“没有人怀疑《摩西五经》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以斯拉和尼希米时期已经是完整的正典……这样的证据意味著在基督教时代开始时,所有﹝旧约﹞正典书卷的身份已经广为人知,并且得到普遍接受”(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56,61页)。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位《圣经》作者或早期教会学者接纳,两约之间时期的伪经是受到默示的。
精确完成的抄本!
可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旧约〉经书有多可靠呢?〈旧约〉的文字是否准确传给我们?细想一下凭证。在约公元前500年至约公元1000年的期间,“犹太教有一连串的学者负责标准化和保存《圣经》文本”(麦道卫,1999年,第73-77页)。最早的抄经士(Sopherim)(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00年)与以斯拉一起工作,“直到基督时代都被视为《圣经》的保管人”(同上,第74页)。接著是塔木德学者(Talmudists)(公元100年至500年),最后是马索拉学者(Masoretes)(公元500年至1000年)。大量的记载证实,这些抄经士抄写《圣经》文本时极其小心,他们计算书中的字数,计算字母在书中出现的次数,甚至指出《摩西五经》中的中间字母和《圣经》中的中间字母!
由于〈旧约〉手稿的制作和传承过程中对细节的审慎考虑,现代学者承认“《希伯来圣经》传承得极为精确……可以有把握地说,古代没有其他作品传承得如此精确……。﹝这几乎是奇迹﹞”(麦道卫,1999年,第70-71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1947年《死海古卷》的发现,证明犹太人对〈旧约〉文本的保存和传承是何等准确。在死海附近的一个洞穴中发现这些卷轴之前,希伯来文本的最古老抄本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新发现的卷轴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大约早了1,000年!这些书卷包含两份几乎完整的〈以赛亚书〉,经证实“95%以上的文字与我们标准的《希伯来圣经》一字不差……百分之五的差异主要是明显的笔误和拼写上的差异”(艾基新,1996年,第29页)。死海古卷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旧约〉的文字在2,000多年来没有更改过!
〈新约〉的保存
〈新约〉的可靠性基于大量可找到的资料。学者们轻而易举地确认:“〈新约〉的手稿比古代世界任何其他书籍的手稿都要早、都要多”(盖司勒,1998年,第93页)。这些手稿清楚显示〈新约〉“传到我们手上时没有或近乎没有任何变动”(沃菲尔德[Warfield],《〈新约〉文本批判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New Testament],1887年,第14页)。
超过24,000份希腊文、拉丁文和其他语言的〈新约〉手抄本提供了有关该文本的证据。最早的〈新约〉手稿可追溯到使徒作者几十年或几世纪之内。相较之下,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写于公元前8世纪)只有653份手稿,而现存最早的抄本可追溯到约公元前400年——也就是《伊利亚特》创作后约500年。凯撒大帝、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Tacitus)和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至今仅存10-20份抄本,最古老的手稿是在原著创作1,000年后抄写的(麦道卫,1999年,第39-43页)。与〈新约〉相比,古代世界没有任何其他文献能留下如此丰富的资料,证明其文本传承的可靠性。除了众多现有的手稿外,早期基督教作家还广泛引用〈新约〉,以至于几乎全本〈新约〉都可以透过其他资料重建。
批评者认为福音书是在使徒死后数世纪由不知名作者撰写的。然而,〈约翰福音〉最早的片段可追溯到公元130年,也就是使徒死后大约30年。这支持了〈约翰福音〉是在第一世纪末写成的传统观点(参阅麦道卫,1999年,第38页)。此外,“从基督教兴起后的前两个世纪来看,没有证据显示福音书在没有附上作者姓名的情况下流传”(谢勒,1999年,第33页)。一位学者观察到:“如果我们将〈新约〉文本的现状与任何其他古代著作的现状进行比较,我们必须……宣称其为极其正确”(沃菲尔德,1887年,第12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另一位著名学者表示:“说《圣经》文本的实质是确定的,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新约〉的情况更是如此……而这种说法是不能套用于世上任何其他古籍”(凯尼恩[Kenyon],《我们的圣经和古代抄本》[Our Bible and the Ancient Manuscripts],1898年,第10-11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
〈新约〉正典
数十年来,批评者一直指责〈新约〉是在耶稣和使徒生活后一个多世纪才写成的,而且可能是由匿名作者拼凑而成。如此晚期的创作使得神话和传说有时间渗透到文本中。正如在《达芬奇密码》中所见的,一些激进的神学家和现代作家还声称,〈新约〉的书卷是由带政治动机的委员会选定的,有价值的书卷被刻意省略,因而影响了《圣经》的准确性和价值。然而,〈新约〉的内在证据、历史事实和现代学术的权威都驳斥了这些观点!
今天,大多数可信的学者都同意“〈新约〉正典,包括福音书和大部分保罗书信,是在公元一世纪末形成的……经证实的福音书正典日期不晚于公元60-100年”(盖司勒,1998年,第520页)。无论是〈路加福音〉或〈使徒行传〉(也是路加所写)都没有提到公元70年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毁灭,而这对犹太人来说是该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事实上,没有一位〈新约〉作者提到圣殿被毁,这强烈显示〈新约〉正典是在早期撰写的。
〈新约〉书卷本身显示,作者们认识到哪些著作是上帝所默示,并属于正典。使徒保罗写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哥林多前书〉14:37)。保罗写道,使徒的教导是神圣默示的,应该在教会里诵读,“因为你们听见我们所传上帝的道的时候,你们领受了,不以为这是人的道,而以为这确实是上帝的道”(〈帖撒罗尼迦前书〉2:13;5:27)。彼得警告那些歪曲保罗著作的人是在歪曲“经书”(〈彼得后书〉3:15-16)。教会早期几世纪的学者接受使徒的著作为经书,但他们“都清楚区分自己的﹝著作﹞和受默示、有权威的使徒著作”(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71页)。这有力地证明,〈新约〉正典在教会历史上很早就被承认了。
宗教历史学家特土良(Tertullian)在200年代初期撰写过著作,似乎是第一位将基督教经书称为〈新约〉的作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这“将〈新约〉经书与〈旧约〉放在同等的默示和权威地位上”(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66页)。从300年代开始,我们就有记录显示〈新约〉正典包含27卷书——与我们今天的书卷相同。亚历山大主教阿塔纳西(Athanasius)在公元367年写的一封信,提供了最早关于〈新约〉正典之确切27卷书的记录。他的信“旨在永久性消除某些伪经的使用”,信中警告说:“任何人都不要在这些书卷上添加任何内容;也不要让任何内容被删除”(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74页)。后来,在公元397年,迦太基教会理事会颁布法令:“除了正典经书(理事会列出的27本书)之外,没什么可以在教会中以神圣经文的名义来阅读”(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74页)。其目的显然是确定哪些书卷属于受默示的〈新约〉正典,并杜绝伪经的使用。
伪经书又如何?
伪经到底是什么?为何这些在早期教会中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其内容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伪经”(Apocrypha)(意思是隐藏或隐秘),是指犹太人和初期教会都不曾接受为默示或正典一部分的书卷(参阅康福特主编,2003年,第79-94页;盖司勒,1998年,第28-34页)。大多数伪经可追溯到新、旧约之间时期,由匿名作者或以经书中提到的人或地的名义撰写。这些书卷并未声称受到默示。它们不包含预见性的预言,反而包含历史和地理上的错误,宣扬与正典经书相矛盾的虚构想法和错误教义。耶稣和〈新约〉作者从未承认伪经是经书。“在最初的近四个世纪里,没有任何正典名录或教会理事会接受过伪经”(盖司勒,1998年,第33页)。
公元前250年左右,70位学者在亚历山大完成了希伯来经书的希腊文译本,称为《七十士译本》。虽然一些伪经与《七十士译本》中的正典一起出版,但这个译本并没有由犹太传统抄经士监督,那些抄经士的中心位于提比哩亚和巴比伦。
约瑟夫在公元一世纪时写道,“我们……只有二十二卷书……被公正地认为是神圣的”(《反驳阿皮翁》[Against Apion],第一卷,第8节),他特别将伪经的书卷排除在希伯来正典之外。第一世纪在亚历山大的犹太教师斐洛,“大量引用〈旧约〉中几乎所有正典书卷。然而,他从来没有一次把伪经当默示的引述”(盖司勒,1998年,第32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奥利金、耶路撒冷的西里尔、亚历山大的阿塔纳西和杰罗姆(Jerome)等著名的早期作家,都否决这些伪经为不真实。事实上,于公元400年左右编纂了《拉丁文武加大圣经》的杰罗姆,是第一个使用“伪经”一词的人,他指的是那些被认为不属于受默示的《圣经》正典的书卷,因此不应用来建立教义。杰罗姆与神学家奥古斯丁发生了争论,奥古斯丁认为伪经是受上帝默示的,应该纳入正典,显然是因其已被收录在《七十士译本》中。
在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徒(跟随杰罗姆的思想)拒绝接受伪经,认为其未经默示,伪经因此成为一个主要议题。然而,在1546年的特伦特大会上,罗马天主教领袖(跟随奥古斯丁的思想)宣布这些书卷是〈新约〉正典的一部分。这是罗马教会试图抗衡马丁路德和其他改革者的影响,他们的教导反对独身主义、为死者祷告以及炼狱,因这些思想并非来自正典经书,而是在一些伪经书卷中出现。可是,有关伪经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
灵知“福音”?
1945年,在尼罗河畔卢克索以北的埃及小镇那格哈马迪(Nag Hammadi)附近发现了一批通称为“灵知福音书”的书籍。灵知派(Gnosticism)涵盖了广泛的异端思想,包括早期教会领袖认为是行邪术的西门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参阅〈使徒行传〉8:9-25;盖司勒,1998年,第247页)。灵知派著作中包含了基督所谓的“秘密言论”,与他的〈新约〉教义截然不同。在〈多马福音〉中,耶稣勃然大怒,使一个冒犯他的孩子变得衰弱(3:1-3)。在另一部作品中,耶稣在安息日制作黏土小鸟;当他的父母纠正他时,他拍拍手,鸟儿就飞走了。〈腓力福音〉暗示基督与抹大拉的玛利亚有过一段浪漫的关系。〈玛利亚福音〉坚称玛利亚是基督门徒的真正领袖。
早期的教会领袖谴责灵知派的著作是伪造和异端的。然而,现代的《圣经》批评者,以及修正主义神学家、创意作家和神秘的新时代人,却复兴了这些“另类”福音书,并将其说成与正典经书同样可信。广泛阅读的虚构小说《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作者丹・布朗(Dan Brown)大量借鉴了灵知派著作中的异端思想,以及神秘、异教的女神崇拜和神秘主义。在他的小说中,他“证明了抹大拉的马利亚是……一个坚强、独立的人物、耶稣的赞助人、耶稣运动的共同创始人、耶稣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唯一的信徒、她自己福音书的作者、他的浪漫伴侣,以及他孩子的母亲。对于今天在各种信仰的教会中感到被轻视、歧视或不受欢迎的数百万女性来说,这本小说让她们有机会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早期的宗教历史……。《达芬奇密码》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对于女性在基督教诞生过程中的强大角色,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些主题已经成为哈佛神学院和其他智识中心的主流”(伯斯坦[Burstein],《密码的秘密》[Secrets of the Code],2006年,第xxvii页)。
当丹・布朗让他的主角说:“我们的父亲教导我们关于基督的一切几乎都是虚假的”、“亲爱的,《圣经》是人类的产物,不是上帝的”时,他就是在宣扬一种企图削弱并诋毁《圣经》以及《圣经》中的耶稣基督的议程和世界观。尽管《达文西密码》的情节看似“鼓吹不惜任何代价勇敢寻找真理,但其真正目的却是要削弱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特质之一——相信《圣经》中所记载的福音原始讯息,是上帝独一无二、受默示的话语”(加洛[Garlow]与琼斯[Jones],《破解密码》[Cracking the Code],2005年,第72页)。像《达文西密码》这样的书,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在缺乏历史和《圣经》知识的人心中埋下的疑虑。对这些人来说,伪经的虚构可能看似事实,从而导致他们对受默示的经书的真实本质受到欺骗。公开声明哪些书卷是〈旧约〉和〈新约〉的正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清楚区分受默示的书卷和虚假、误导人的灵知派著作。
第五章
人生重大問題的真正答案
今天,许多人生活在物质主义的世界里,生活富足且充裕。与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相比,今天有更多人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准。然而,口袋里有了更多的钱,手上有了更多的时间,数百万人仍然觉得生活空虚和毫无意义。今天越来越多人发现,金钱、物质和寻找终极体验根本无法提供持久的快乐、消除空虚感,或为人生的重大问题提供有意义的答案:我为何出生?我为何在这里?我为何存在?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死后会怎样?
那些愿意花时间超越自我的人,很快就会注意到现代世界的莫大不平等,并且感到疑惑:为何数以百万计的人要忍受缺乏食物、缺乏淡水、缺乏卫生设施和住房不足之苦?为何有这么多人被败坏国家的贪腐领导人剥削和虐待?为何战争和蓄意的血腥暴力与恐怖主义行为在世界各地不断扩散?为何没有和平?数百万人想要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知道自己无法实现。那么,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为何上帝没有干预呢?
从大多数宗教领袖和世俗哲学家口中听到的含糊答案,很少让人会感到满意。如果说人类只是“穿著裤子的猿猴”——只不过是一袋袋基因,在漫无目的的宇宙中挣扎求存,等待死亡时永恒的虚无——这并不能提供一个激励人活下去的理由。另一方面,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坐在云端弹奏竖琴度过永恒,这似乎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幻想。听到“上帝是爱”——继而目睹世界上所有的邪恶和不平等——这根本说不通。可悲的是,今天有许多人被误导,以为这些都是“最好不过”了。
但这是一派胡言!大多数认为这些就是人生重大问题的最佳答案的人,从未听过上帝记录在《圣经》中的真正答案!许多神学家不知道或不相信《圣经》对人生重大问题究竟有何解释。由于我们的社会对超自然的事物存有偏见,而这些偏见又是由那些不相信《圣经》中的个人并全能的上帝之《圣经》学者所促成的,因此数百万人已经习惯了对《圣经》中可能揭示的这些主题都抱持怀疑的态度。然而,《圣经》在人生重大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真正的答案!
人生的意义
现代流行的观念认为生命起源于滚烫黏稠的益生菌汤池中(类似于异教希腊哲学家所拥护的观念),以及人类是从类似猿猴的祖先演变出来的(如查尔斯・达尔文的门徒所假定的),与此相反,《圣经》揭示上帝是照著他自己的形像创造人类的(〈创世记〉1:26-28)。您是否能相信这句话,将取决于您是否能接受大量证实《圣经》确实是上帝的话语的证据。根据经书,人类并非如某些古代哲学家所假设的,是为了娱乐众神而被创造出来的。《圣经》揭示上帝创造人类是为了让他们学习管理大地(〈创世记〉1:26-28;2:15),并透过学习辨别对错来建立品格(〈创世记〉2:16-17)。根据经文,上帝建立了婚姻和家庭制度(〈创世记〉2:18-24)。他也设定了婚姻中的角色,并揭示了重要的准则,使这些上帝所旨定的制度能顺利且成功运作(〈马太福音〉19:3-9;〈以弗所书〉5:22-33;6:1-4;〈提摩太前书〉2:8-15;〈彼得前书〉3:1-7)。
《圣经》之所以强调我们要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以及在婚姻和家庭中顺利运作的原因,是我们受造成为上帝属灵家庭的成员(参阅〈罗马书〉8:15-17;〈希伯来书〉2:5-11;〈约翰一书〉3:1-3)。如果我们有资格成为这个属灵家庭的成员,当耶稣基督再来在地上建立上帝的国度时,我们就会与他一同作王(参阅〈启示录〉1:4-6;5:10)。如果正确理解,《圣经》就会清楚揭示,我们死后不会飞上天堂(参阅〈约翰福音〉3:13;〈使徒行传〉2:29,34;13:36)。当您了解实际上经书对生命目的之揭示时,您就可以开始了解为何当今“主流”基督教的教导不太令人满意或信服。若要进一步了解经书所揭示的生命真正目的,请索取我们的免费小册子《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上帝的计划
但是,人类历来所遭受苦难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呢?世上为何有这麼多邪恶?为何上帝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如果真有上帝,为何他没有採取行动?人之所以会问这些问题,是因为不了解上帝在世间有他的计画和目的。经书揭示了他的计画,并在他命令其人民遵守的圣日中,描述了这计划(〈利未记〉23)。上帝的计画不仅揭示了我们在世界上所看到的问题的起因,还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天许多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撒旦是真实的人则更少。然而,经书揭示了不少关於这个灵体的事。《圣经》揭示撒旦原本是上帝宝座的“受膏的基路伯”,他犯了罪,“暴力充斥其中”,带领叁分之一的天使叛逆上帝(参閲〈以西结书〉28:1-19;〈以赛亚书〉14:12-17;〈犹大书〉6;〈啟示录〉12:4)。我们今天看到世上有这麼多的邪恶,因为撒旦是“世界的神明……迷惑普天下”,他影响人拒绝上帝在《圣经》中揭示的指示和生活方式(〈哥林多后书〉4:3-4;〈以弗所书〉2:1-2)。您需要自己阅读这些经文,来核实《圣经》有关这欺骗了全世界的个体究竟说了什麼(〈啟示录〉12:9)。
《圣经》中的圣日描绘了上帝救恩计画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揭示耶穌基督为人类的罪而死,取代这世界的神撒旦。耶穌接着兴起他的教会(〈使徒行传〉2)——称为“上帝的教会”(〈哥林多前书〉1:2;10:32;15:9;〈哥林多后书〉1:1)——向世人传扬上帝的国度的福音(〈马可福音〉16:15),并準备一群信徒成为“初熟的果子”(〈雅各书〉1:18;〈罗马书〉8:23;〈啟示录〉14:1-5),在即将来临的上帝国度中与他一同作王一千年——这段期间称为千禧年(〈啟示录〉20:4-6)。
《圣经》也揭示,当基督再临的时候,撒旦会被捆绑并夺去势力(〈啟示录〉20:1-2)。这就是上帝消除邪恶的方式,并会使用他所预备的人来解决世界的问题。这一切都会按照经书中揭示上帝的计划发生。想了解更多关於上帝对人类的伟大计划,请索取我们的免费小册子《圣日:上帝的总体计划》。欲了解更多有关从耶穌基督开始的教会,及其千百年来走过的非凡艰险历程,请索取我们的小册子《经过时代的上帝的教会》。
来世
但未来真正的希望是什麼?我们为何要与这世界的试炼和诱惑搏斗?学习遵守上帝的律法和《圣经》指示的生活价值何在?当我们了解《圣经》对上帝国度的揭示,以及为何称之为“福音”时,答案就会浮现。“福音”一词的意思是好消息,而《圣经》中关於上帝国度的讯息就是好消息⸺是令人兴奋的消息!《圣经》中所描述的上帝国度的福音,不是关於您心中的温馨空泛感觉。那是关於耶穌基督将在世上建立的世界政府。
《圣经》清楚揭示耶穌将会重返耶路撒冷(〈撒迦利亚书〉14:4)。他将掌管这个世界的王国(〈啟示录〉11:15-18),并建立一个世界政府,为这个星球带来真正的正义和持久的和平。耶穌将得到圣徒的帮助,圣徒懂得上帝的律法,并学会在上帝的家庭中发挥作用,他们将担任民事和宗教领袖——“国民和祭司……执掌王权”(〈啟示录〉5:10)。上帝的政府将为地球带来和平与正义(〈以赛亚书〉9:6-7)。圣徒也将发挥教师的功能(〈以赛亚书〉30:20-21),解释上帝的律法(〈以赛亚书〉2:2-4),向人展示和平之路(〈诗篇〉119:165),并帮助他们了解争斗和战争的真正原因(〈雅各书〉4:1-4)。基督徒被敦促“在我们的主……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得后书〉3:18),以便他们準备好在这个即将来临的国度中与基督一起统治。
《圣经》揭示,在即将到来的上帝国度中,重建的城市将促进社区意识,并与环境和谐相处(〈以赛亚书〉61:4;11:6-9;〈阿摩司书〉9:13)。我们被污染的星球将会恢復生机,变得富饶(〈以赛亚书〉35:1-7;〈阿摩司书〉9:13)。当人学习遵守《圣经》的个人和公共卫生法度时,全球疾病的诅咒将会消除(参閲〈利未记〉3:17;7:23-27;11:1-47)。世界各族人民将学习说同一种语言(〈西番雅书〉3:9),“耶和华的知识要遍满全地,好像水充满海洋一般”(〈以赛亚书〉11:9)。《圣经》称即将到来的上帝国度为“安舒的日子”,届时将“万物復兴”(〈使徒行传〉3:19-21)。使徒保罗称之为“将来的世界”或“来世”(〈希伯来书〉2:5)。我们也称之为“未来世界”。《圣经》将这些经文教导作为我们对未来的真正希望!
现代的批评者对於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经书嗤之以鼻。许多传道人甚至不提我们在这本小册子中所涵盖的令人兴奋的《圣经》资讯。反而,大多数人甘愿忽略甚至不理会历史所揭示之初期教会的教导和信仰。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写道:“古老而流行的千禧年教义与基督的第二次再临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欢乐的安息日,为期一千年;基督与凯旋的圣徒和选民……将在地上统治……从与直系门徒对话的贾斯汀马丁(Justin Martyr)和爱任纽(Irenaeus)开始,一连串的教父都小心翼翼地灌输这个千禧年的保证……儘管这个观点可能未被普遍接受,但这似乎是正统信徒的主流想法;而且这个观点似乎非常符合人类的慾望和理解,因此这对基督教信仰的进步肯定有相当大的贡献”(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1829年,第2卷,第251-253页,重点为本小册子作者所加)。
吉本明确地写道,早期的基督徒相信并教导千禧年——即将来临的上帝国度。《圣经》中令人兴奋和鼓舞人心的上帝国度福音激励了信徒,并促进了早期教会的成长。不过,吉本也记录了早期神学家如何受到异教哲学的影响——相信自己比上帝所揭示的话语知悉更多——渐渐淡化经书中这个重要的教导,然后再加以辩解,先是称之为寓言,后来又称之为异端。数以百万计的人忽略了——或从未听过——《圣经》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真正答案,因为大多数学者和宗教领袖都拒绝了——或从未听过——这些答案!这就是为何现今许多人觉得生活空虚、毫无意义的一个原因。
结论
真相与后果
在我们的现代时代,许多人深表怀疑或公开不相信有一位全能超自然的上帝默示了经书。许多人假定《圣经》与任何其他由人撰写的书籍无异。许多人还假定现代学术已经完全否定了《圣经》,并且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不是这样。然而,正如我们在这本小册子中所看到的,事实刚好相反!这些广泛持有的信念和假设,实际上是完全违背事实的虚构!
您所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今日许多人所面对的挑战,是:关於《圣经》,您到底要相信什麼?您会相信这本小册子所讨论的事实(这本小册子只触及这个庞大主题的表面),还是您会接受怀疑论者的推测,这些推测主要是透过忽略事实来削弱和贬低《圣经》?
《圣经》中的上帝可以挑战我们“凡事要察验”并“证明”他是否存在(以及他是否默示了《圣经》),因为有如此多的非凡且无可辩驳的证据!真正的《圣经》学者知道《圣经》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宗教书籍都不同,而《圣经》最大的特色就是预言。研究预言的学生都知道《圣经》包含数百个具体的预言,这些预言都一致且準确地应验了。地球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包含如此非凡的预言资料,而人类预测未来的努力根本无法与《圣经》预言的范围和準确性相比。这一切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证据,指向《圣经》的神圣起源。
历史事实显示,儘管有人合力取缔、镇压、篡改、焚烧和破坏《圣经》,但《圣经》仍得保存下来,并準确地传承了好几千年。《圣经》在如此恶劣和充满敌意的环境下继续存在,有力地支持全能的上帝默示了“主的道永远常存”和“我的筹算必立定”等《圣经》语句。考古发现持续印证《圣经》的历史準确性,并削弱批评者的臆测理论,其令人瞩目的手法清楚肯定经书是上帝所默示的话语!《圣经》为人生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真正的答案,不像学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所提供的纯粹陈词滥调。这强烈显示《圣经》的答案是由超自然的来源揭示的。
但是,为何批评者和怀疑论者(他们往往受过高等教育)不理会事实,继续声称《圣经》只是一系列神话和传说,不值得信赖为历史、神学或科学资讯的来源呢?具有世俗思想的学者在当今数百万人的心中植入了对《圣经》的怀疑,这是否意味着什麼?忽略《圣经》是上帝默示之言的证据会有什麼后果?经书提供了翔实的答案,也提出了令人警醒的警告。
《圣经》揭示了这种广泛的欺骗的原因:撒旦“迷惑普天下”(〈啟示录〉12:9)。当我们考虑到许多人对《圣经》所积累的难以置信的错误观念时,我们当然可以明白这一点。耶穌预言“世代的终结”的一个跡象是假教师的数目会越来越多,他们散播虚假的教导,“要迷惑许多人”(〈马太福音〉24:3-5,11)。使徒彼得警告说,假教师会巧妙地引入“使人灭亡的异端”,从而詆毁上帝的真理并欺骗许多人(〈彼得后书〉2:1-3)。他还警告说,“在末世必有好讥誚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慾出来讥誚”——对经书提出怀疑,并忽略历史的事实(见〈彼得后书〉3:3-9)。这种欺骗行为在末世会很普遍。
然而,使徒保罗揭示,好讥誚的人和假教师将会从他们所嘲笑和藐视的上帝那裡得到严重的后果。他写道:“上帝的愤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行不义压制真理的人。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叫人无可推諉。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把他当作上帝荣耀他……他们的思想变为虚妄,无知的心昏暗了。他们自以为聪明,反成了愚昧”(〈罗马书〉1:18-22)。保罗对当时被误导的异教知识份子的谴责,也适用於今天被误导的学者和批评者——他们忽视了指向上帝是《圣经》的作者和维护者的有力证据。我们要记得审判即将降临!
先知耶利米对他同时代的人的严厉谴责也适用於我们现今的时代。耶利米警告说:“先知不过是一阵风,﹝上帝的﹞道也不在他们里面……先知说假预言……我的百姓也喜爱这样……文士的假笔舞弄虚假……那些先知託我的名说假预言,我并未差遣他们……所言虚假、心存诡诈的先知……他们……所做的梦,想要使我的百姓忘记我的名……以谎言和鲁莽使我百姓走迷了路……他们对这百姓毫无益处”(〈耶利米书〉5:13,31;8:8;14:14;23:26,30-32)。上帝透过耶利米说,因为他的子民“离弃我……的律法,不听从我的话……反随从自己顽梗的心行事……我要把他们分散在……列国;我也要使刀剑追杀他们,直到将他们灭尽”(〈耶利米书〉9:13-16)。《圣经》清楚揭示,那些背弃上帝的律法而宣扬自己的理论,或跟随那些宣扬自己的理论的人,将会有严重的后果。
然而,那些证明并相信《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话语,并且遵行上帝的《圣经》指示的人,会得到奇妙的益处。大卫王曾写道:“遵行耶和华律法的,这人有福了……你的命令……使我比仇敌有智慧……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喜爱你律法的人大有平安,任何事都不能使他们跌倒……你一切的命令是确实的……你话语的精髓是真实的”(〈诗篇〉119:98,105,151,160,165)。《圣经》揭示,上帝会眷顾那些对他的话语深表敬意,并愿意遵行其指示的人。先知以赛亚写道:“我所看顾的是困苦、灵里痛悔、因我言语而战兢的人”(〈以赛亚书〉66:2)。
《圣经》揭示上帝并没有任由人类在没有基本準则或没有人生重大问题的重要答案的情况下挣扎。上帝默示并保存《圣经》的方式是其他任何书籍都无法做到的。他在经书中写满了数百个準确预测未来的预言,使《圣经》有别於世上所有其他宗教书籍。儘管《圣经》是数千年前写成的,考古学的发现和历史的事实继续证实其真确性。这些事实简直令人震惊,没有理由可以否认!
当您衡量批评者对《圣经》的主张与《圣经》神圣默示的庞大证据时,您只剩下一个明确的选择。您可以选择相信批评者的理论可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同时等待下一个理论的改变和假设的修正。或者您可以相信来自考古学、历史和应验预言的证据,这些证据清楚显示《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话语——是事实,不是虚构的!